欢迎访问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法规文件及解读

《无锡市公路条例》修订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20 15:3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6577/2023-00021
发文日期
2023-04-20
公开日期
2023-04-2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工业、交通--公路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公路,运输,条例
文件链接
内容概述
《无锡市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3月1日经无锡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修订,3月30日经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无锡市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3月1日经无锡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修订,3月30日经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

  原《条例》自2010年施行以来,对我市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和发展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市公路里程、路网结构、路况水平、综合服务能力等持续提档升级,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原《条例》出现了“两个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与现行上位法不相适应,随着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公路条例》《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等上位法相继出台或修订,原《条例》部分规定与上位法产生了脱节,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完善;二是与现状新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农村公路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超限超载治理等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需要在立法上予以回应,因此对原《条例》进行修订,制定一部体现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公路地方性法规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

  二、修订意义

  新修订的《条例》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注重与上位法一脉相承、充分衔接,注重和地方实际与群众期盼一体融合、充分契合,注重把好的经验做法一以贯之、充分巩固,对公路管理体制、管理主体等进行了调整,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服务进行了科学的制度设计,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法治原则。

  《条例》的修订施行,既是保护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提高公路运行效益、赋能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在法治轨道上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关键举措,将为我市落实“依法治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支撑。

  三、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条例》共7章67条,主要从公路规划、建设、养护、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公路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公路工作组织领导,适应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实际,《条例》进一步厘清公路管理体制机制:一是明确政府职责。规定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对公路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公路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财政体制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资金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二是明确部门职责。规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公路工作,其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公路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路相关工作。三是明确公路监督管理和养护的责任主体。规定国道、省道的监督管理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法委托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县道、乡道的监督管理由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村道的管理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国道、省道的养护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负责,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法委托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县道的养护由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负责;乡道、村道的养护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二)强化整体布局,规范公路规划建设

  公路规划是公路建设的先导,是引领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规定市域公路网、县道、乡道和村道规划的编制主体以及报批要求,编制公路规划应当合理确定公路等级和选线,注重公路路网的完善,充分利用既有公路线位资源,并与城市道路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有效衔接。二是明确各级公路的建设主体,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为本行政区域内国道、省道建设主体,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县道的建设,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乡道、村道的建设。三是明确公路规划和建设的具体要求,如:规划和新建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应当符合规定标准,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等各类设施涉及上跨、下穿或者并行于规划公路的,应当征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意见。四是突出智慧公路和绿色公路建设,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公路时,公路附属设施以及与智慧交通有关的其他基础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公路建设严格执行节约用地、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采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加强公路与沿线生态、景观的一体化设计。

  (三)聚焦公路养护,提升公路路况水平

  公路养护对于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洁化美化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明确调整养护主体的要求,规定因新建、改建、扩建公路等原因,原有公路功能或者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发生变化,需要调整管理养护主体的,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在公路交付使用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原有公路的管理养护移交手续;公路穿城段城市化、街道化的,经协商,相应路段整体或者公路行车道以外部分交由相应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接管养护。二是明确公路养护有关单位的职责,规定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公路养护人员的岗前安全培训,按照公路技术等级和养护作业规程进行养护作业;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定期对养护的公路桥梁、涵洞、隧道进行检查,发现达不到原标准或者严重损坏影响通行安全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三是突出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美化工作,规定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筹城乡绿化、特色田园乡村、旅游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明确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按照防治结合、全面养护、保障畅通的要求,坚持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日常养护与集中养护相结合,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

  (四)细化管理举措,保障公路事业健康发展

  为加强公路路政管理,提高公路管理水平,《条例》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公路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一是明确公路用地范围和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规定公路用地范围和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的划定标准,并对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以及公路建筑控制区的一系列禁止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对增设或者改造平交道口应当遵循的原则、要求等进行规范。明确增设或者改造平交道口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并按照管理权限报经相应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批准。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平交道口安全治理,设置平交道口的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和照明设施,加强维护和管理;对交通流量大、事故多发易发的平交道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示警桩、减速装置等设施。三是明确损坏公路以及公路附属设施行为的处理。规定造成公路、公路附属设施损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报告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并接受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现场调查和处理;危及公路通行安全的,应当设置警示标志或者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装载物掉落、遗洒或者飘洒的,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清除,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当场不能处理完毕的车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责令其停驶并停放于指定场所。四是突出农村公路的安全管理。规定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定期排查农村公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农村公路重要路段的安全隐患,按照有关规定,合理设置照明、信号灯等设施。

  (五)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推进超限超载运输综合治理

  为切实强化公路治超,从路面和源头强化管控,《条例》设“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专章,重点作出以下规定:一是确立全链条治超工作体系。规定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行业标准车辆和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等违法行为,发现可能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行业标准车辆或者属于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应当依法处理,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共享给有关部门。二是规范称重检测。规定货物装载源头单位按照规定装载配载货物,如实登记车辆证件信息、计重、开票、签发货运运单,要求重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安装称重监控设施,并向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实时传输称重监控记录;三是强调数据互通、联动执法等要求。明确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协同执法;根据市际、县际公路路网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开展市级、县级联动执法。

 

  关联阅读: 无锡市公路条例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